监督索引号53312400100010000
陇川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的报告(书面)
—2025年3月29日在陇川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陇川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陇川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提请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和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调整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积极财政政策落实,依法规范组织收入,强化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积极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全力兜住“三保”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最大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支情况。2024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271万元,同比下降45.48%,剔除一次性收入因素同比增长3.32%。其中:税收收入1660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43%;政府非税收入1567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8.5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164万元,同比下降17.94%。
2.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24年全县财政收入合计24457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271万元,返还性收入289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5024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148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5440万元,调入资金1790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81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14万元。全年支出合计23667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164万元,上解支出572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783万元(债券再融资还本支出5440万元、本级财力还本支出343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790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合计127863万元,其中:本级收入1074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910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979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0116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计11357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31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6300万元(债券再融资还本支出84500万元、本级财力还本支出1800万元),上解支出176万元,调出资金786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14287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本级收入1695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838万元,收入合计1879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841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76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326万元,其中:本级收入3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6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合计326万元,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万元,调出资金320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五)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
陇川县2024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476560万元(一般债务限额206654万元,专项债务限额269906万元);截至2024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为458018万元(一般债务193493万元,专项债务264525万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决定数相比,减少5470万元的原因为: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关于核实调整非政府债务形式存量政府债务的通知》(云财债﹝2024﹞30号)精神2024年陇川县调减未置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5470万元,其中:调减一般债务5394万元,调减专项债务76万元。
截至2024年末累计争取上级财政转贷债券资金570003万元(置换存量债务债券转贷资金150800万元、新增债务转贷资金207400万元、再融资债券转贷资金211803万元)。2024年完成债券转贷收入103340万元,其中:再融资债券转贷债务还本支出资金89940万元(一般债券5440万元、专项债券84500万元)、新增专项债券13400万元(陇川工业园区章凤特色工业区标准厂房三期建设项目5000万元、陇川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1250万元、陇川县土地整理开发占补平衡项目2500万元、陇川县南麻水库工程建设项目1542万元、陇川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委托代建政府购买服务协议3108万元)。
2024年县本级财力安排债务支出13994万元,分项情况:一般债务还本付息及发行费626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43万元、付息支出5916万元、债务发行费支出6万元);专项债务还本付息及发行费7729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800万元、付息支出5828万元、债务发行费支出101万元)。
(六)预备费动用情况
2024年预算安排2765万元,主要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四条规定,2024年预备费主要用于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经费、傈僳族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项目、董固桥危桥改造项目、强边固防、留置看护队装备、集体经济建设、政府投资建设审计项目外聘专家服务费、盛源土地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等支出。
上述预算执行情况均为快报数,待结算批复后将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4年,面对异常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县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困难,坚持依法理财,狠抓增收节支,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财政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一)不折不扣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和省州对减税降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宣传力度,不折不扣落实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助企纾困,着力激发市场活力。2024年全县累计减税降费10323万元,其中:税收减免9700万元、社会保险费减免200万元、政府非税收入减免423万元;完成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1185万元,其中:中央418万元、省级293万元、州级38万元、县级88万元、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调库348万元。
(二)不断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地方财政收入。面对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及宏观经济下行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财税部门压实责任,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征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涉税事项管控力度,积极盘活闲置、低效国有资产资源,为兜住“三保”底线、化解债务提供了财力支撑。二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硬化预算约束,抓好人大批准预算、调整方案的执行和既定政策的落实,努力促使财政资金及早发挥效益,全力保障工资的发放和确定的重大政策及重要事项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三是建立健全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坚决落实好省、州二十条措施,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公用经费在年初预算继续按5%比例压减,预算执行中按10%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培训的规模、数量;严格编制外人员限额管理机制,落实人员规模和经费支出只减不增要求,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管理重要方针,把严把紧预算安排和支出关口。四是有序推进财政往来款和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财政运行风险得到有效缓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2024年化解财政暂付性款项2997万元。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优先兜住“三保”底线。加快预算执行和做好库款调度,及时足额安排和拨付“三保”资金。全县2024年“三保”支出11322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0.28%,其中:基本民生支出2883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性支出82095万元、机构运转支出2288万元。二是全力保障“三保”外刚性支出。2024年全县“三保”以外刚性支出2582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1.47%,其中: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3886万元、其他刚性支出11935万元。三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全年安排教育事业发展资金41356万元,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强弱项、补短板,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四是加快健康陇川建设。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全年安排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资金23639万元,提升医疗机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积极生育政策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着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共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38004万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落实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抓实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保障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动态调整,兜牢困难群众生活底线。推进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确保基金安全稳健可持续。六是推动农林水事业发展。全年安排农林水事业发展资金41779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扶持、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防汛抗旱等,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七是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全年共投入中央、省、州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347万元,用好上海援滇专项资金3236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最大的财力保障。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一是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抓实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全县107家预算单位已完成商户开通工作,为规范公务差旅伙食费和交通费收缴管理行为,降低运行成本提供支撑和保障。二是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出台了《陇川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全面清理规范企业主责主业,每户企业主责主业不超过5个;积极推进企业瘦身健体,稳步压减法人户数企业5户;持续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完成国企扭亏6户;顺利完成3户融资平台企业压降任务。三是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制定《陇川县会议费管理办法》《陇川县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购置及经费管理办法》《陇川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陇川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陇川县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会议费、公务用车和国有资产管理。四是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支付建设深入推进,财政资金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完善。五是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管理工作。有效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快存量资金消化,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全年共清理收回财政存量资金14549万元。六是优化财政营商环境。将县级财政政策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全年完成公平竞争审查3起,确保出台的财政政策举措符合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五)加大财会监督力度。一是完成106家行政事业单位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自评工作及2024年预算绩效运行监控工作,对3个部门14个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涉及金额11442万元,3个部门考核等级均为良,14个项目重点考核等级为优10个、良3个、中1个。二是以“清廉云南”建设、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切入点,深入推进财政资金监管“清源行动”和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基层政府违规借用村集体资金、干部职工长期违规借用财政资金专项整治、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共发现问题200余个,完成整改3690万元,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维护了财经秩序,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2024年全县财政总体平稳运行,攻坚克难、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通力合作、砥砺奋进的结果。同时,当前我县财政运行中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小。主要财源单一且后劲不足,过度依赖传统产业,支柱产业、标志性新兴产业少,税收的可持续动力来源严重不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增长过多依赖非确定性的政府非税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难度日益加大。陇川县2024年预计完成国有林木资源出租出让收入35000万元,但由于融资政策变动,2024年仅完成国有林木资源出租出让收入7119万元,比预计数减收27881万元。二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县级财力保障能力和水平低。实际支出需求的快速增长与有限财力之间矛盾越来越突出,“三保”、教育、卫生、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方面政策性增支较大,新增财力与刚性支出增长需求杯水车薪,财政缺口资金不断增大,财政年度收支平衡难度大。三是财政运行风险隐患较多。债券还本付息、隐性债务化解、政府购买服务费等偿债支出进入高峰期,偿债压力不断增长;由于地方“三保”、项目县级配套、各类考核投入等缺口资金较大,仅平衡当年预算已困难重重,历年欠拨资金兑付艰难。四是过紧日子意识树得不牢。部分单位没有“大财政”意识,未能严控差旅费、培训费、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对中介机构服务费和项目预算资金审核把关不严,花钱大手大脚,部分财政资金使用低效、无效,造成国家资产浪费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5年财政预算
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强化资源统筹和合理分配,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兜牢“三保”底线,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效能,为“十五五”开好局提供支撑。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情况。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4207万元,同比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1759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51.44%,政府非税收入1661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8.56%。
2.支出情况。经初步测算,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07万元,加转移支付收入261070万元,减上解支出4136万元,减债务还本支出16830万元,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74311万元,同比增长21.83%。
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07万元,返还性收入388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454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00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900万元,调入资金41837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900万元,收入合计29527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311万元,上解支出4136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6830万元,支出合计295277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438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02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287万元,收入总计108876万元;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511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83585万元,上解支出179万元,支出合计108876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及平衡情况:本级收入预算安排1826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95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76万元,收入合计2059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2009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98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及平衡情况: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35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6万元,收入总计36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64万元,支出总计364万元。收支相抵,预算平衡。
四、2025年财政工作计划
为实现2025年财政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盯目标任务抓收入。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工作。全面认真做好税源分析,解决好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二是抓好非税收入征管。继续盘点“家底”,完善资产资源处置要素保障,细化处置变现资产资源措施,尽最大努力盘活变现资产资源。三是全县各部门要把准上级资金支持方向,加强对口汇报衔接,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确保上级有政策,陇川有准备,尽最大力度争取资金支持,做大全县财政收入“蛋糕”。
(二)认真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牢固树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理念,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坚决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节会庆典活动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从紧安排必要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把预算支出关,强化预算支出管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三)全力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严格债务预算管理和限额管理,压紧压实化债主体责任,加大资源资产盘活力度,统筹各类资源全力做好地方债务化解工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存量,切实维护政府信誉。从源头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可行性分析,提高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申报质量,避免新增财政“赤字”。
(四)坚决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三保”主体责任,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优先顺序,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完善管理措施,加强调度监测和库款分析,强化资金和库款保障,及时预判和处置“三保”风险,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五)优化财政营商环境。认真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涉企收费监督管理,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大力优化财政领域政府服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六)着力建设法治财政。认真执行县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维护预算法权威。加强财政法治建设,规范收支行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强化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纪检监察监督等各类监督之间的协同,贯通形成监督合力,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七)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和执行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完善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以绩效自评为基础,夯实重点领域的财政绩效评价,有序推动部门整体绩效管理,向支出要效益,向资产要效益。
(八)依法接受预决算审查监督。坚决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预算决议和决算决议,自觉接受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落实预算联网监督要求,持续加强和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做好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日常沟通交流,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把办理建议提案同完善政策、健全机制、改进工作结合起来,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加强跟踪督办,保证公共资金、公共财产安全,确保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到位。
报告注释
一、“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预算支出。“保基本民生”包括:国家及省级核定的并纳入基本民生政策目录动态管理的基本民生政策,不含各地自行出台的民生保障项目。“保工资”包括:国家及省出台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政策、离休人员养老金、退休人员养老金(统筹外部分),以及随工资计提的附加支出等,不含省以下各地自行出台的津补贴政策及绩效奖励政策。“保运转”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公用经费、离退休公用经费、公务用车等,不含为开展特定工作安排的一次性、阶段性专项经费。
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有关规定,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总量限额控制管理,年度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限额等于上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的限额加上当年新增债务余额的限额(或减去当年调减债务限额)。具体分为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从2015年起我省政府债务举借实行限额管理。
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两类,分类纳入预算管理。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用于发展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用于发展有一定收益的专项公益性事业,主要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三、“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1.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差旅费、伙食补助、培训费等支出。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领导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3.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四、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补助资金。州、县财政部门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需要及财力情况,每年预算安排一定规模的本级衔接资金,保持投入力度总体稳定。
陇川县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说明
2025年,根据县委、县人大、县政府相关决定、决议和政协协商意见,结合各部门提出的需求,统筹县级财力状况,编制了陇川县2025年县级财政预算,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财政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一)收入预算安排
综合分析全县收入结构,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4207万元,比2024年快报数增长6%。根据上级转移性收入预告数和调入资金情况,2025年全县财政收入合计为29527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207万元,返还性收入388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84541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00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79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4900万元,调入资金41837万元。
(二)支出预算安排
支出预算安排按照优先“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工资发放、保党政机关和国家政权机关的基本运转”;保乡村振兴投入和考核配套支出;保偿债支出和重点项目的顺序,坚持轻重缓急、量力而行。根据各项事业发展及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需要,结合财力实际,2025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295277万元。
1.上解支出4136万元。其中:根据上级财政体制的要求上解省、州直部门经费3883万元,航空旅游上解200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上解53万元。
2.债务还本支出1683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311万元,其中:
(1)人员工资73960万元。
(2)公用经费3453万元。
(3)住房公积金5662万元。
(4)抚恤费800万元。
(5)随工资计提的社会保险单位配套16297万元。
(6)年初预留人员经费6500万元。
(7)定向转移支付40793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定向转移支付8457万元,共同事权定向转移支付2433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8006万元。
(8)事业维持和发展项目支出126846万元,其中:
①预备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安排预备费2751万元,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②专项资金安排情况
2025年预算安排“三保”配套、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支出项目和各部门根据工作需求提出的项目124095万元。支出安排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870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县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偿债和重点项目资本金、联防所保障经费、边境立体化防控物防施运维、信创电子设备采购专项资金、村(居)民小组长误工补助、村(居)组织办公经费、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在职村(居)干部绩效、村(居)民小组党支部年活动经费、平台车辆运行维护及新能源车租赁费、纪检监察大案(要案)工作经费、县乡公务用车购置、工青妇专项经费、禁毒防艾工作经费、综治维稳经费、党建示范点建设、公务接待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专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履职相关经费、人大建议专项经费、政协提案专项经费、党建经费投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口岸协管(检)员补助等。
——国防支出5万元。主要用于安排人民防空工作经费。
——公共安全支出7745万元。主要用于安排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生活补助、政法部门保障投入、在拘在押人员给养、辅警人员补助及保险、立体化防控体系技防运维、拘留所智慧监管铁桶工程项目经费、圈层防控体系信息化建设及运维经费、非税收入征管成本等。
——教育支出11172万元。主要用于学前(义务段)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教育硬软件建设、公租房管理和维护、营养餐改善计划、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补助、职业教育、教育培训、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奖励专项资金、银龄教师支持基础教育行动县级配套专项资金、乡镇幼儿园保育等方面投入。
——科学技术支出143万元。主要用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普专项、科技投入、反邪教支出。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470万元。主要用于安排“大美陇川”系列体育文化旅游活动经费、文旅高质量发展资金、文物保护、老年人体育事业、文艺事业扶持资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等。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363万元。主要用于安排沿边居民生活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困难群众救助、原乡村聘用干部定期生活补助、农村五保供养补助、艾滋病遗孤及孤老基本生活补助、企业退休人员独生子女费、高龄保健和长寿补助、敬老院及儿童福利救助安置指导中心机构运转、残疾人两项补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生活补助、优抚对象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助资金、火化奖励、致贫返贫风险救助专项资金等经费。
——卫生健康支出8122万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城乡重特大医疗救助资金、计划生育奖励和扶助补助、爱国卫生和卫生人才、事业性检测项目试剂耗材、乡村医生补助、基本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控、艾滋病防治、计生专项支出等投入。
——节能环保支出1475万元。主要用于环保市场化运营管理项目、垃圾热解站、“一水两污”运转经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应急处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管理专项经费、大气环境监管能力提升建设、生态恢复保护、生活垃圾处置等。
——城乡社区支出631万元。主要用于商品住房缴纳契税补贴县级配套、城市路灯维护及电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南宛河生态廊道环卫保洁等。
——农林水支出27587万元。主要用于专项债券项目财政补助资金、农业保险补贴、烟叶生产发展、蚕桑产业、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森林植被恢复安排支出、农垦农场税费改革、防雹保障、国有林场管护、产业发展扶持、村民小组补助、乡村振兴林业资源资产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资本金、屯垦戍边文化馆提升改造资金、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国债项目县级配套、边境地区转移支付预留安排支出等。
——交通运输支出6354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公路路政管理配套、农场社区管委道路建设项目、陇川县董固桥危桥改造项目、置换章凤海关在口岸业务用房项目、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年初预留等。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流通工程。
——住房保障支出1202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危房改造。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34万元。主要用于粮食风险基金配套、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4万元。主要用于陇川县护国乡边河村边河上寨搬迁点北东侧不稳定边坡治理项目资金、农房火灾保险、防震减灾、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工作经费、政府专职消防员被装购置经费等支出。
——其他支出3532万元。主要安排交通运政专网链路资金等。
——债务付息支出6116万元。主要用于债券利息及代理服务费、农村公路贷款利息专项资金。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20万元。主要用于新增和再融资债券发行费。
二、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需要说明的问题
2025年预算编制中,从收支情况反映出县级“三保”和县委、县政府决定的重点工程和工作等刚性支出需求远远超过县级可用财力的增长,年度中需加大征管力度增加收入并努力争取完成年初预算任务及转移支付的实现。鉴于我县财政运转状况已大大超过安全运行临界点的实际,在2025年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暂缓新增出台各类增加财政支出的资金政策或决定,必须加大对财政存量资金收回统筹力度,尽其所能压缩一般性支出,所有新增支出均应采取调整预算项目、存量资金统筹、跨年安排等方式解决,以确保财政运行安全。
(二)有关数据说明
陇川县2025年县级“三保”预算支出需求122319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4311万元的44.59%,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34802万元、保工资支出84904万元、保运转类支出2613万元。
鉴于在2025年编制预算和报告期间,州、县财政正处于对账调整,因此《关于陇川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的报告》中“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2024年上解数”等有关数据,均为快报数,待与州财政结算后,将根据州财政批复情况,专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监督索引号533124001000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