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田期是病虫防治的关键期,直接影响后期水稻的产量,在我县水稻秧田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立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稻飞虱、稻叶蝉、金龟子等病虫害。当前我县正处于撒秧和秧田管理期,做好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对水稻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起到关键作用,具有减药增效、省时、省工的特点。主要防治技术措施如下:
一、播种前至出苗期
预防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在播种前1—2天采用药剂浸种或拌种,可预防恶苗病、细菌性病害、稻瘟病、病毒病、线虫病、稻飞虱、稻蓟马、立枯病等种传或苗期病虫害。
药剂浸种:可选用强氯精、生石灰兑水浸种24-36小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进行催芽到露白即可播种。
药剂拌种:可用25%吡蚜酮悬浮剂8~12克/公斤+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4g/亩拌种。
二、出苗至2叶期
主要防治水稻立枯病、稻飞虱、稻叶蝉:出苗后水稻1叶1心开始喷施甲霜恶霉灵预防立枯病;喷施吡蚜酮或者吡虫啉防治稻飞虱、叶蝉。
三、2叶期至移栽期
重点防治水稻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螟虫、稻飞虱:
1、稻瘟病: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三环唑、春雷霉素、稻瘟灵、枯草芽孢杆菌等药剂;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选用30%毒氟磷粉剂、宁南霉素等防病毒药剂;
3、稻飞虱:选择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醚菊酯等药剂;
4、螟虫:选择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氧虫酰肼等药剂。
四、水稻移栽期
秧苗移栽前2-3天,选用持效期长的内吸性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诱抗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叶瘟、稻飞虱和叶蝉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培育壮秧。
注意事项: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菊酯类农药的使用;机插秧的育秧土尽量选择上茬作物未使用过防除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的地块,以免影响水稻秧苗质量;直播稻种子无需催芽。